新手小白的日常瑜伽

目錄
新手小白的日常瑜伽
從緊繃中釋放,找到鬆弛有力的位置。日常練習需要少量多餐,慢慢讓大腦適應,讓身體適應,才能有更多的動作自由,和心理自在。

日常體驗

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"日常",它是一種無須刻意思考的持續行為,人們從此處出發,走向其它更深層的體驗。

生活從瑜珈開始
日常瑜珈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,任何地方。
早晨起床,喝第一杯水,觀察水從嘴唇濕潤,充滿口腔, 順流到喉嚨,一路往下沖洗的感覺; 等公車時,重心左右腳輪流轉移,觀察今天身體左右兩邊的感受有什麼不同。在辦公室會議馬拉松時,在沒人看到的會議桌下,動動十根腳趾頭。

任何服裝,任何身形,任何性別,任何身分,任何年齡,任何時間,瑜珈是用來平衡身體和心理的其中一種工具,讓生活更自在。

從今天開始,一起試試看看
根據心理學家Dr Amantha Imber的實驗研究,600多位參與者,透過行為改變的策略(Behavioural change strategy),只需要7天就能感覺不同 !
小朋友到銀髮族都適用。

從緊繃到放鬆,從體感到心境

用旅遊的心情過日常,用平常心旅遊
讓生活維持輕鬆平衡、最簡單而充足的狀態
瑜珈,是一個實踐這樣理念,最親民的媒介

認識身體:簡單又聰明

人體肌肉很單純,只專心做一件事: 收縮
當肌肉被拉太長時會緊繃,被縮太短時也緊繃。在太短或太長的狀態,都沒辦法好好的發揮力量,只有在自然的長度,才能輕鬆有力的正常發揮。找到這個動態平衡,最佳的位置,就是我們瑜珈練習時的中立位。

想起一句阿肯師(瑜珈肌動學的老師 Ken's Yoga)說的,重訓是用大腦訓練身體,瑜珈是用身體訓練大腦。肌肉很簡單,但大腦很聰明很有個性,若一下叫大腦改變太多,它可是會鬧脾氣不配合的。所以日常練習上,需要少量多餐,慢慢讓大腦適應,讓身體適應,才能有更多的動作自由,和心理自在。

Reference:

影片練健康 LKK Wellness
如何用瑜伽訓練大腦?—練健康會客室

我想體驗